胡锦涛:坚持不懈抓好植树造林绿化祖国这件大事(07.04.03)
4月1日,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、吴邦国、温家宝、贾庆林、曾庆红、吴官正、罗干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同首都劳动模范、绿化先进工作者、奥运志愿者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少先队员一起植树。 新华社记者樊如钧摄
4月的北京,绿绽枝头,春色无限。1日上午,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、吴邦国、温家宝、贾庆林、曾庆红、吴官正、罗干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,同首都劳动模范、绿化先进工作者、奥运志愿者和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以及少先队员一起植树。胡锦涛在植树时强调,保护生态、美化环境,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,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,一定要坚持不懈、年复一年地抓好。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把植树造林、绿化祖国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,积极投身全民义务植树活动。
这也就不难理解,国家为什么一再强调医疗的公益属性,为什么痛下决心治理不正之风了。
“改善民生”成今年政府工作关键词
关注民生、重视民生、保障民生、改善民生,是政府的基本职责。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,“民生”成了最热门的词汇之一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着重指出,今年将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。
其他媒体国内要闻 |
2、要制定廉租房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。
3、加强房屋普查统计工作,尤其是对低收入和住房困难家庭的普查统计。
4、研究建立廉租房制度和分配政策。
5、加强廉租房的后期管理,完善退出机制。
政府支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成本。所以,政府在安排支出时,必须考虑集中财力的社会承受能力和政府支出的效益。政府支出的任何失控都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恶果。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决不会无节制地扩大支出,而必然会合理控制支出规模,千方百计节用财力,充分发挥政府支出的效能。
节俭是一种态度,一种境界,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。意识是行动的前提。胡锦涛同志最近强调,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。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要求,实际上也是对各级政府的要求。政府支出是否贯彻节俭原则,必然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产生深刻影响。降低行政成本,正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药品“监管新政”:人管人能管出药品安全吗
今年2月,药监局发出通知,要求各省市在3月底前向血液制品、疫苗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,并在总结派驻监督员工作的基础上,逐步向静脉注射剂和重点监管的特殊药品生产企业派驻监督员。药监局在通知上表明,试行派驻监督员制度,旨在探讨新的监管手段,建立新的监管机制。
药品安全并不只局限于注射剂一项,让老百姓全面用上放心药、管用药,仅靠监督员驻厂能做到么?
“药品安全涉及到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,决不是一个驻厂监督员就能做到的。像‘鱼腥草事件’就反映出药品在上市前,过敏反应试验不足的弊端。”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辛华(化名)告诉记者,“我国药品过敏反应人体试验仅需500例,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要做到四五千例,是我们的10倍。”